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比赛 >> 赛事评论 >> 浏览文章
谁也没想到,仅仅两年,四川舞蹈的优势项目———群舞迅速滑落:在11月连续两个全国大型舞蹈比赛中,四川舞蹈作品要么排名靠后,要么干脆出局———
本报记者张珏娟/文余坪/图曾经创作过《岁月如歌》、《俏花旦》等风靡全国群舞的四川,却在11月连续遭遇“打击”:群舞《呼唤绿荫》亮相CCTV舞蹈大赛,仅拿回三等奖;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在武汉落下帷幕,四川仅有一支群舞《生命之火》参赛,未能获奖。
对这样的结局,省内舞蹈界人士有着如出一辙的感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仅仅两年,四川舞蹈的优势项目———群舞迅速滑落:新作少、演员水平下降。”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一直是四川群舞创作基地的四川省歌舞剧院和四川舞蹈学校,今年已经拿不出新作参赛。
往年大把大把地捧回创作金奖、表演金奖,今年却只能望“金”兴叹,四川群舞到底怎么了?
大赛临近:四川编导集体“缺席”
对我省近年群舞新作仔细盘点后记者发现,今年无疑是出作品最少的一年。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实从2007年四川承办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开始,四川群舞已经露出了“走下坡路”的苗头。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中,四川军团大获丰收,群舞《岁月如歌》和《俏花旦》双双夺得创作和表演一等奖,在获奖数量及含金量上均居全国之首。此后这两支舞蹈被作为各大专业学校的教学范本在全国普及。第七届比赛,主题限定“现实题材”,这一命题对习惯创作民族舞蹈的四川编导来说,是一次沉重的“转型”。“《呼唤绿荫》和《父亲》虽然捧得一等奖,但作品关注度远不及前几届,我们的感受是得奖艰难。”
“主场”比赛尚且如此,“客场”结局似乎已在不少专家的预料中。上届大赛各艺术单位从前一年就开始抓创作,当年初又通过新作评比检验节目。而这届比赛,创作似乎无人问津。
省歌舞剧院、省舞蹈学校连年都是全国大赛的有力竞争者,今年却不约而同地出现创作空白。省歌舞剧院院长周建军透露,旗下刘凌莉、马琳、马东风、何川等全国知名编导今年都在创作舞台大剧,群舞这样的小节目暂时搁浅。省舞蹈学校则由于编导人才流失,造成创作脱节,已没有拿得出手的新作。
阶梯失衡:优秀演员青黄不接
全国舞蹈大赛每三年一届,每届都高手云集,竞争激烈。今年四川只有一个节目参赛,除了优秀编导的集体“缺席”外,演员队伍参差不齐也是四川群舞被大奖拒之门外的重要因素。
据省文化厅统计:上届入围全国舞蹈大赛复赛的96个单位的155个节目中,我省有22个节目入围,成为“大户”。这22个节目分别来自省歌舞剧院、省艺术职业学院、乐山市歌舞团、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等单位,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阵容正好体现了我省舞蹈人才培养的梯型结构:“院校—本省艺术团体—中央艺术团体”三级阶梯,四川由此被视为全国最大的舞蹈人才基地之一。
阶梯的失衡在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曾带领学生创作了《岁月如歌》等多个名作的李楠,离开了省舞校,虽然跳槽单位仍在四川,但有着四川舞蹈基地之称的省舞校“损兵折将”,新作难出,学生少了“跳老师舞蹈,夺全国大奖”的练舞之地。业内人士直言,如今省内不少院校都办起了舞蹈专业,师资、生源争夺激烈,虽然都在川内,但人才分散,聚合效应差。导致“一个单位的群舞整体水平上不去”。
著名编导马琳坦言,表演人才的缺失确实是阻碍四川群舞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她向记者举例说,在今年的CCTV舞蹈大赛中,《呼唤绿荫》的演员要现场即兴完成命题表演。“演员抽到的题目是《逆风中骑自行车的人》,演出结束后,评委张继刚一针见血地指出:命题是骑自行车,而演员表演的是推自行车。”
马琳承认,随着一批老演员的“退役”,新演员还没能接上趟。群舞《俏花旦》的领舞常艺常常被大家提及,其过硬的基本功和极强的领悟力成为不少编导争抢的对象。而现在,不少人都在发问:四川群舞何时才有几个常艺?
弥补短板:反思得失重振雄风
比赛成绩的下滑让不少见证了四川群舞辉煌的专家痛心疾首,大家纷纷为四川群舞发展谋出路。专家们认为,最为关键的是打造好省内平台,从创作、教学等多方面进行改善。
拓展思路,寻求“转型”
在连续两届的全国舞蹈比赛上,现实题材已经成了颇为关注的命题,但这恰恰是四川群舞的短板。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在点评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时,第一个提到的特色就是“关注现实题材的作品非常多,这在过去是不多见的”。冯双白说,不管是《刀锋》、《叭一口》,还是《我的长征》、《怀念战友》,舞蹈编剧们都对现实题材倾注了高度的关注。
他们的创作直接取材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更加注重用身边的话讲身边的事,把观察到的东西用恰当的方式在舞蹈中表达出来。
“这正好是对四川舞蹈的启示,如何关注现实题材,如何把自身的优势、特长与现实题材融合?”省文化厅艺术处有关负责人认为,擅长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四川群舞,近年来也在努力关注现实题材,《呼唤绿荫》就在环保与民族舞的结合上找到了一个切入口。“不过这样的尝试还没普及,不少编导还处于艰难的‘转型’中,还没找到现实题材与民族民间舞蹈的融合点,选材、视野等都有待拓展。”业内人士建议,每年或每两年举办全省舞蹈大赛,邀请省外专家担任评委,开阔四川舞蹈创作的视野,提升四川舞蹈的整体水平。
打破壁垒,加强交流全省目前开设舞蹈专业的大学、学校,不下10个,师资流动大,生源争夺激烈。而从刚刚落幕的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来看,院校已经成了参赛的重要力量,参赛节目多、水平高,省外的《红蓝军》、《汉宫秋月》等获奖节目都由艺术院校选送。因此,规范办学、规范招生,成了业内强烈的呼声。
有关人士透露,教师争夺在近年来呈现白热化趋势,对于四川舞蹈的发展有弊无利。不少专家呼吁,在四川舞蹈遭遇瓶颈时,各艺术院校应该团结起来,精诚合作,从题材创新、舞蹈创意等方面加大交流,共同搭建一个四川舞蹈发展的平台。该人士建议,好的节目应该打破学校、院团壁垒,集中优秀演员、学生进行整体创作、包装,推出四川叫得响的舞蹈节目,夺回四川群舞在全国的“领头羊”地位。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