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比赛 >> 赛事评论 >> 浏览文章

步入低谷 四川群舞望“金”兴叹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4:04:00 点击:

谁也没想到,仅仅两年,四川舞蹈的优势项目———群舞迅速滑落:在11月连续两个全国大型舞蹈比赛中,四川舞蹈作品要么排名靠后,要么干脆出局———

本报记者张珏娟/文余坪/图曾经创作过《岁月如歌》、《俏花旦》等风靡全国群舞的四川,却在11月连续遭遇“打击”:群舞《呼唤绿荫》亮相CCTV舞蹈大赛,仅拿回三等奖;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在武汉落下帷幕,四川仅有一支群舞《生命之火》参赛,未能获奖。

对这样的结局,省内舞蹈界人士有着如出一辙的感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仅仅两年,四川舞蹈的优势项目———群舞迅速滑落:新作少、演员水平下降。”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一直是四川群舞创作基地的四川省歌舞剧院和四川舞蹈学校,今年已经拿不出新作参赛。

往年大把大把地捧回创作金奖、表演金奖,今年却只能望“金”兴叹,四川群舞到底怎么了?

大赛临近:四川编导集体“缺席”

对我省近年群舞新作仔细盘点后记者发现,今年无疑是出作品最少的一年。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实从2007年四川承办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开始,四川群舞已经露出了“走下坡路”的苗头。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中,四川军团大获丰收,群舞《岁月如歌》和《俏花旦》双双夺得创作和表演一等奖,在获奖数量及含金量上均居全国之首。此后这两支舞蹈被作为各大专业学校的教学范本在全国普及。第七届比赛,主题限定“现实题材”,这一命题对习惯创作民族舞蹈的四川编导来说,是一次沉重的“转型”。“《呼唤绿荫》和《父亲》虽然捧得一等奖,但作品关注度远不及前几届,我们的感受是得奖艰难。”

“主场”比赛尚且如此,“客场”结局似乎已在不少专家的预料中。上届大赛各艺术单位从前一年就开始抓创作,当年初又通过新作评比检验节目。而这届比赛,创作似乎无人问津。

省歌舞剧院、省舞蹈学校连年都是全国大赛的有力竞争者,今年却不约而同地出现创作空白。省歌舞剧院院长周建军透露,旗下刘凌莉、马琳、马东风、何川等全国知名编导今年都在创作舞台大剧,群舞这样的小节目暂时搁浅。省舞蹈学校则由于编导人才流失,造成创作脱节,已没有拿得出手的新作。

阶梯失衡:优秀演员青黄不接

全国舞蹈大赛每三年一届,每届都高手云集,竞争激烈。今年四川只有一个节目参赛,除了优秀编导的集体“缺席”外,演员队伍参差不齐也是四川群舞被大奖拒之门外的重要因素。

据省文化厅统计:上届入围全国舞蹈大赛复赛的96个单位的155个节目中,我省有22个节目入围,成为“大户”。这22个节目分别来自省歌舞剧院、省艺术职业学院、乐山市歌舞团、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等单位,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阵容正好体现了我省舞蹈人才培养的梯型结构:“院校—本省艺术团体—中央艺术团体”三级阶梯,四川由此被视为全国最大的舞蹈人才基地之一。

阶梯的失衡在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曾带领学生创作了《岁月如歌》等多个名作的李楠,离开了省舞校,虽然跳槽单位仍在四川,但有着四川舞蹈基地之称的省舞校“损兵折将”,新作难出,学生少了“跳老师舞蹈,夺全国大奖”的练舞之地。业内人士直言,如今省内不少院校都办起了舞蹈专业,师资、生源争夺激烈,虽然都在川内,但人才分散,聚合效应差。导致“一个单位的群舞整体水平上不去”。

著名编导马琳坦言,表演人才的缺失确实是阻碍四川群舞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她向记者举例说,在今年的CCTV舞蹈大赛中,《呼唤绿荫》的演员要现场即兴完成命题表演。“演员抽到的题目是《逆风中骑自行车的人》,演出结束后,评委张继刚一针见血地指出:命题是骑自行车,而演员表演的是推自行车。”

马琳承认,随着一批老演员的“退役”,新演员还没能接上趟。群舞《俏花旦》的领舞常艺常常被大家提及,其过硬的基本功和极强的领悟力成为不少编导争抢的对象。而现在,不少人都在发问:四川群舞何时才有几个常艺?

弥补短板:反思得失重振雄风

比赛成绩的下滑让不少见证了四川群舞辉煌的专家痛心疾首,大家纷纷为四川群舞发展谋出路。专家们认为,最为关键的是打造好省内平台,从创作、教学等多方面进行改善。

拓展思路,寻求“转型”

在连续两届的全国舞蹈比赛上,现实题材已经成了颇为关注的命题,但这恰恰是四川群舞的短板。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在点评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时,第一个提到的特色就是“关注现实题材的作品非常多,这在过去是不多见的”。冯双白说,不管是《刀锋》、《叭一口》,还是《我的长征》、《怀念战友》,舞蹈编剧们都对现实题材倾注了高度的关注。

他们的创作直接取材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更加注重用身边的话讲身边的事,把观察到的东西用恰当的方式在舞蹈中表达出来。

“这正好是对四川舞蹈的启示,如何关注现实题材,如何把自身的优势、特长与现实题材融合?”省文化厅艺术处有关负责人认为,擅长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四川群舞,近年来也在努力关注现实题材,《呼唤绿荫》就在环保与民族舞的结合上找到了一个切入口。“不过这样的尝试还没普及,不少编导还处于艰难的‘转型’中,还没找到现实题材与民族民间舞蹈的融合点,选材、视野等都有待拓展。”业内人士建议,每年或每两年举办全省舞蹈大赛,邀请省外专家担任评委,开阔四川舞蹈创作的视野,提升四川舞蹈的整体水平。

打破壁垒,加强交流全省目前开设舞蹈专业的大学、学校,不下10个,师资流动大,生源争夺激烈。而从刚刚落幕的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来看,院校已经成了参赛的重要力量,参赛节目多、水平高,省外的《红蓝军》、《汉宫秋月》等获奖节目都由艺术院校选送。因此,规范办学、规范招生,成了业内强烈的呼声。

有关人士透露,教师争夺在近年来呈现白热化趋势,对于四川舞蹈的发展有弊无利。不少专家呼吁,在四川舞蹈遭遇瓶颈时,各艺术院校应该团结起来,精诚合作,从题材创新、舞蹈创意等方面加大交流,共同搭建一个四川舞蹈发展的平台。该人士建议,好的节目应该打破学校、院团壁垒,集中优秀演员、学生进行整体创作、包装,推出四川叫得响的舞蹈节目,夺回四川群舞在全国的“领头羊”地位。



0% (0)
0% (10)
最新资讯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