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摩登舞蹈 >> 摩登技巧 >> 浏览文章
“旋转”动作的原理与方法
“旋转”动作在摩登舞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它是连接所有“移动”动作的桥梁。特别是在华尔兹舞蹈中,可谓是舞蹈的精髓,倘若没有了美轮美奂的“旋转”动作,就无从谈起赏心悦目了,严格来说也就不能称之为舞蹈了,由此来说深刻理解“旋转”的本质,是每一个摩登舞者必须了解的课题。只有你的思想与行为达到了高度统一之后,您的旋转才有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去进步。
说起“旋转”,人们往往在第一个条件反射中想起转动的车轮、风扇等等。但是那些表象的东西,往往在误导着我们思想意识,由此您就会在无意中,依据此感觉去做“旋转”的动作,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您的舞蹈也在这模糊的感觉中步入了歧途,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劳作与“训练”,而远未达到您所期望的质量。
原因何在呢?首先我们要真正的理解“旋转”的概念,就得对“旋转”的内涵有所理解,您的思想才会在理性的思考中,建立起新的“认识”、新的“感觉”、新的“意识”,直至达到全新的“理念”,只有这样您的舞蹈才会有本质的提高。
“旋”的基本概念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旋入雷渊。—《楚辞·招魂》。(注:旋--转也)
其二、鲵旋之潘为渊。—《列子·黄帝》。(注:旋,谓盘旋也)
其三、周旋序顺。—《国语·周语》。(注:周旋,容止也)
“转”的基本概念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邶风·柏舟》。(注:转动--回还也)
其二、光风转蕙,泛崇兰兮。——《楚辞·招魂》。(注:摇动、飘荡也)
其三、以红绡转其头。——《席上腐谈》。(注:转 -- 回旋、缠绕也)
在以上的词汇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提取到如下的词汇:“转、盘旋、容止、回还、摇动、飘荡、回旋、缠绕”。您可以在这些词汇的审读中获得很多重要的信息,接着让我们再了解一下“旋转”的概念:
数学中的旋转:
1、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2、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叫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旋转”-- 围绕着中心在转。而“旋转”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1、定点--旋转中心;
2、旋转方向;
3、旋转角度。
在摩登舞中我们的“旋转”,很少出现在“定点”的位置上,一般来讲,在“旋转”的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移动”,在“移动”中进行“旋转”,这就要求我们舞者要在动态的“平衡”中,找到“旋转的中心”,在动作结构的要求下合理的选择“转动的方向”,在舞程线的约束下确定你的“旋转角度”,这就对我们舞者的基本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您不但要理解“旋转”的本质,而且还要掌握“旋转”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你还要完成“一体化”的“旋转”,凡此种种,您都应该明白我们“旋转”的精髓。
旋转与移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一般而言,旋转与移动似乎是个人动作,但是在舞蹈中则是密不可分的双人行为,在习舞的过程中,时常会看到个体舞者的动作非常流畅,看不出什么明显问题,然而在配合时却出现了相当大的问题,甚至有时会无法完成动作。由此产生的问题制约着舞者,导致很多舞者习舞多年而进步不大。
依笔者之见:首先要真正了解和明确旋转与移动的关系。力学知识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它会产生离心力(半径不为零)。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双人舞与单人舞的旋转方式是不可能相同的。因为个体在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是在我们身体的内部,而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运动。而在双人舞蹈的旋转中,如果个体偏离了“轴心”(共同的中心)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离心力。个体的重心偏离轴心的距离越大、旋转的速度越快所产生的离心力越大。由此认识,我们不难理解很多舞者在跳舞时东摇西晃的原因所在。因此如何解决离心力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了离心力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答案是完全不会。那么产生离心力的要素有哪些呢?一是半径(个体重心与轴心的距离),二是双人的共同旋转(单人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是在个体的内部)。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只有个体在做曲线运动时才会产生离心力。这个力导致了动作的偏心,从而破坏了身体的移动。笔者经过理论研究和多年舞蹈实践得出如下结论:前进者直线行进、超越,后退者轴转、让位、跟随(对方直线通过)。如能做到,相信您的舞蹈将会变得自然而流畅。
简单来说“旋转”不可以有“绕过”的思想,也不可以用“围绕”这个词,否则您就会在无意之中产生了“离心力”,那麽用哪个词汇来代替呢?依据笔者多年的体验与实践,我们要用“缠绕”一词来诠释“旋转”,因为“缠绕”一词在摩登舞中具有极高的内涵。自古都有“藤缠树”而没有“树缠藤”之说,那么在摩登舞中我们的男士就是那颗挺拔的树,而我们的女士就是那娇柔的腾。一讲到“缠绕”您的思想就会在无意间产生“向内”的感觉,而不会做那些所谓的“绕过”,“远离”等“向外”的动作,由此男士的“轴心”会变得更加的坚固,而不会是“弱不禁风”的“东倒西歪”,作为女士也不会产生向外的“拉拉扯扯”,当然若想做出更加赏心悦目的“旋转”,您还要做许多的工作,维持动态的“公用重心”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当然无法做到“合二为一”的舞者,在“旋转”的过程中是无法做到流畅的。
对于具体的“旋转”动作来说,仅用我们的语言是无法表述清楚的,简单来说就是:任何的旋转都要有一个“轴”,没有“转动轴”的任何物体是无法进行“转动”的。在摩登舞中,若想做好“轴转”动作,一般遵循的规律是:移动—立轴—转动—移动,这种循环往复的动作就是连续的转动原理,还望您在练习的过程中慢慢的去体会吧。
对于在“旋转”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蓄势”、“释放”等基础性的功夫
探戈舞中怎样处理速度问题
还是先简单描述五快步这个动作的步位以及我们通常所采用的节奏。我们以闭式舞姿开始为例,男伴:第一步左脚向前,并开始左转;第二步继续左转,右脚向侧偏后;第三步向右稍做反身动作并形成CBMP,同时左脚后退;第四步右脚继续后退至左脚后(间距与自己肩宽基本相当);第五步和女伴形成PP即:侧行、队列、散式位置,同时左脚可稍向前。女伴:第一步右脚后退,并开始左转;第二步继续左转,左脚向侧偏前;第三步向右做反身动作,同时右脚外侧舞伴前进;第四步左脚继续前进,左脚位置必须超越男伴右脚最后的站位;第五步须在男伴带引下形成PP位置。通常,我们采用以下两种节奏来跳这个动作,即:QQS&S和QQQQS。现在我们先来谈谈学生们在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错的,第一个Q,往往许多人在这一拍出现时,第一步才刚着地,而要使探戈的特点反映出来,不仅在这拍出现时第一步必须到位,而且伴随着这一重拍必须同时要有强有力的左转动作。而最不容易跳好的莫过于第三步和最后一瞬间了!我们先来说说第三步,由于这一步女伴是外侧舞伴前进,男伴是外侧舞伴后退的,所以必须有一个向右的反身动作,从而形成CBMP(反身动作位置),使男女伴双方有一个较好的身体贴靠(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而问题恰恰在这儿,在节奏上,这一步应该是重拍,为了体现探戈的特点,这个反身动作必须做得快而干净,可许多人明知道这里要快,可就是做不快!
为什么有些人能做快,而有些人却做不到呢?主要原因是在第二步,即第二个Q怎么来处理。我这里先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探戈舞中的Progressive link即:直行联步。这个动作的节奏是QQ,但是为了体现探戈舞的锐利,第二步往往在第二个Q没有出来时已经完成,而同时使这个动作在结束时,还有一个短暂的停顿。一快一停,充分反映了探戈的特点。而在Fivestep即五快步这个动作里,第二步也同样适合用Progressive link第二步的速度处理方法。许多人在这个动作第二步结束时,重心却仍然留在第一步的那只脚上,使得第三步的反身动作无法正常进行,我们都知道,要做第三步的动作,重心必须移向右脚(男)、左脚(女)后才能做的。一般通常我们认为在第二步结束的一霎那,重心应该在两脚之间。不错!的确这时候两个人的重心都是在两脚中间。但是,要做后面的反身动作,还必须使重心移向第二步结束的那个脚上!这需要时间!哪儿来时间呢?用第三个Q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个Q也是个重拍,必须是在做反身动作即CBM时才能用。那么,移动重心所需要的时间,就只能依靠做第二步即第二个Q时尽可能加快速度使第二步迅速完成,以剩余的一点短暂时间来移动重心,使它到达第二步所在的脚上(男右脚、女左脚)。只有这样,你才有劲使得出,来完成第三步。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最后一瞬间,其实要快这一点大家都清楚,问题也往往是快不了,有劲使不出。为什么呢?主要还是第四步的重心,如果第四步重心已经彻底移到这个移动脚上(即:男伴右脚,女伴左脚),那么你一定会有劲没处使,你一定得把重心放在双脚中间,这样做的原理就和为什么在PP位置时,人们一般把重心放在两脚中间(最多是稍偏后一些),而不是把它放在后面一个脚上如出一辙。最后,这里还要提一提的是,笔者曾经说过,探戈舞的五快步节奏处理,我们通常是用QQS&S和QQQQS这两种的,这两种节奏处理区别在哪儿呢?很显然,仅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区别在于第三、四步的节奏处理。其实对于第三步来说,应该还是没有区别的,即使是跳成S,由于S占了2拍,相当于2个Q,所以第三步仍然是这么跳的,主要区别是第四步移动脚的移动速度,前者较慢,步子停在第四个Q的后面&,而与最后一瞬间的动作紧密相联,它是以前面第四步移动速度的慢,来突出最后一瞬间速度的快。而后一种处理方法,堪称是这一动作的最基本的节奏处理,四步结束后才做最后一瞬间形成PP位置的动作,只是要请各位注意的是:和前面所说的原理一样,第四个Q的处理,必须快!就是在这个Q还没有出现时就做完第四步。这样做会使第四步与最后一瞬间有那么点时间间隔(即出现一个短暂停顿),目的是以前面的停顿(静),来突出最后一瞬间的快(动)。现在,随着众多意大利选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对五快步的节奏处理还有其它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慢与快、静与动才构成了探戈舞的独特的风景线,您做到了吗?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