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摩登舞蹈 >> 摩登技巧 >> 浏览文章
不要相信他们的教学/胡宗翰/二零一零年三月四日/成都
1、例子非常多,这里举一例。我坚决反对原地上升,而马科斯的摆荡教学就是原地上升,所以我对他这些教学很反感。流行瘟疫在基础教学和基础练习中有很多错误,可是在他们跳套路的时候,却往往又并非完全错误。他们的基础练习和在套路中的具体做法是脱节的,在基础练习中他们这么做,而在套路中应用的时候却那么做。因为没有掌握科学原理,所以在基础教学和基础练习中往往错误,可是跳舞实践中,又不知不觉地按照人体运动唯一正确的规律在做。基础教学和基础练习无法避开科学原理,而套路作为综合应用可以笼而统之的避开。就好比文章高手可以写得出很漂亮的文章,若是要他把他自己的文章分解语法给你听听,他就哑巴了,或者胡说八道。
2、对于人体运动的深层规律,对舞蹈原理涉及的力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科学知识和艺术的规律之间的有机联系,特别是所有这一切全部综合起来升华成为生命科学的最高境界,包括马科斯,米尔科,杰弗里-赫恩这些人在内的摩登舞高级人士,他们的头脑都是一盆浆糊,肤浅而又混乱。 看透这些事情,就能够对包括马科斯在内的任何人的教学,鉴别其好坏,而有所取舍了。 这些摩登舞的最高权威人士的教学和讲座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点:一是废话空话,二是避重就轻,三是错误连片。
3、在身体进入舞蹈状态延伸拉线条的前提下,通过肩背引导、横膈膜领先,因而减小肌肉紧张产生的力在蹬地力中所占的比例,却被杰弗里-赫恩说成是不蹬地。高中物理学及格的孩子都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孩子们都知道不蹬地就不可能转移重心。至于蹬地之力由怎样的物理内容组成,那是另外一个问题。这种错误观念居然被国内外的摩登舞专家权威们大肆鼓吹,奉为经典理论,荒唐可笑。
4、头颈由于它含有心灵的窗户亦即眼睛,所以最高统帅部是在头颈。以头颈拉伸发出指令必须有作战部队进入战斗,所以接下来是后背(包括肩部)引导带出横膈膜,然后主力部队-腰胯投入战斗。千万不可把头颈拉伸理解为头颈领先。 我们说“头颈”而不说“头部”,就是强调它是纵向线条的组成部分,是纵向线条的末端(数学上叫做一阶连续二阶可微),处处光滑,不可以出现突然的转折。如果只说“头部”,就容易在颈项那里出现一个突然的转折。
5、又如,所有的摩登舞权威人士都以为,若要脚下有根就必须压胯,而且把气沉丹田(的应力)状态说成是重心低沉(的几何学)状态,从而把应力密集的部位说成是重心所在的部位,这都是力学知识极端贫乏的表现。 再如,全中国和全世界的舞蹈专家对离心力的认识完全错误。他们清一色的望文生义,把离心力的概念到处乱用。离心力本是达朗贝尔原理中的概念,它的物理实质是惯性力,根本不是望文生义可以理解的。他们那些车载斗量的舞蹈论文包括舞蹈力学的论文中,凡是谈到离心力的部分通通是错误的。
6、事情非常清楚:如果按照他们那些教学那些讲座那些说法去跳舞,他们自己就不可能是那样的舞蹈效果。换句话说,他们的舞蹈的效果的确是很好的,但是究竟是一些怎样的技术实现了那样好的舞蹈呢?一方面他们滴水不漏,另一方面他们又根本说不清楚,闹不明白舞蹈的真正原理。所以他们的教学是一回事,他们的舞蹈是另外一回事。他们的教学是“逗你玩”。 怎么办?不要相信他们的教学,直接去研究他们的舞蹈本身。 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舍此全是歧途,甚至是陷阱。
7、江苏舞者2010-03-06 09:03 老师您好!现在摩登舞者都在研究英国的重力悠动技术,而您却有腿脚蹬地力之说,作为学生我搞不清这二者间的共性。腿脚蹬地力有什么好处?是不是肌肉之力?如果您能用图示描绘出腿脚蹬地力的那种表现,一定会给喜爱支持您的学生们莫大的惊喜……2010-03-06 11:31宗翰回复:连物理概念都没闹明白,力学分析图也不会帮助人们把错误的概念澄清。以为脚带身就是蹬地,身带脚就没有蹬地。不对!正确的概念是:都蹬了地,而且蹬地的力完全一样,没有一丝一毫不同。 脚带身和身带脚的不同在于舞者的主观感觉不同,主观感觉不同的原因在于这两种情况下蹬地力的组成不同。 脚带身,蹬地力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是腿脚肌肉收缩紧张产生的腿脚肌肉力。例如武术,蹬地的主观感觉明显,腿脚的肌肉强烈收缩紧张所以觉得腿脚很使劲,甚至吃力。
8、身带脚,蹬地力的大部分是身体舞动趋势通过腿骨(非肌肉而是骨骼,相当于机械中的连杆)--足弓(是骨骼而不是肌肉)--足趾(是骨骼而不是肌肉)这样逐级传递。最后一定要有一个结束点,那就是足趾和地板的接触点,在那一点必定发生了某种物理效应:身体的舞动趋势通过一级一级的骨骼传递,导致足趾和地板之间的压力增大。这种触地的压力,就是蹬地力。它并非源于腿脚肌肉的收缩紧张,而是骨骼传递而来,主观感觉似乎没蹬地或没怎么蹬地。需要注意:如果前一步没有完全刹车,承接在前一步惯性动量基础上的这一步的蹬地力的确可以很小。若舞者训练有素,就能够做到蹬地力完全来自骨骼传递,这时候腿脚肌肉可以不起作用。[最好不提“蹬地”,而称“压地”--迅工加注]
9、江苏舞者2010-03-06 12:28 从您的回答中我明白了腿脚蹬地力是必须存在的……腿脚蹬地力是不是可以变换一种说法,就是身体重力施于地板的压力?它是舞者身体在地球引力下的自然作用现象,明显区别于武术中的腿脚蹬地力…… 宗翰回复:2010-03-07 02:09 腿脚蹬地力不是身体重力施于地板的压力。身体的重量就是重力,两者是一回事,就是人体所受的地心吸引力,它是铅直向下指向地心的。 舞者转移重心并不是改变重心的高度,而是在水平方向上改变重心的位置。 腿脚蹬地力是水平方向的力。地板太滑,脚下无法蹬地,稍微一蹬脚下就打滑。这就表明蹬地力是水平方向的力,脚下打滑就是水平方向的力产生不出来,这和汽车在冰雪地上轮胎打滑的情况类似。
10、水平方向的力不可能在铅直方向起作用,因而腿脚蹬地力不可能改变重心的高度。水平方向的力只能在水平方向起作用,因而腿脚蹬地力只能改变重心在水平方向的位置,这就是舞蹈中的转移重心。 铅直方向的力不可能在水平方向起作用,因而身体重力不可能改变重心在水平方向的位置,也就是不可能转移重心。铅直方向的力只能在铅直方向起作用,因而身体重力只能改变重心在铅直方向的位置,这就是舞蹈中的重心下降。 脚下打滑就是水平方向的力产生不出来,水平方向的力产生不出来就无法转移重心。把上面谈的概念多读一遍,一定要读懂,想明白:蹬地力就是足趾和地板之间(后退则是足跟和地板之间)的水平方向的力,它是实现重心转移的必要条件,至于这个力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属于另外一个问题。 再说一遍:没有蹬地力就不可能转移重心。
11、蹬地力的两种来源。(一)蹬地力是足趾和地板之间的水平方向的力,它是实现重心转移的必要条件。它和身体的重力无关。(二)胡宗翰学派提出发动舞步的力流概念。所谓力流,是从身体发力点(起点)到足趾(终点)以体内应力波的形式进行的力的传递。 蹬地力表现为腿脚蹬地,它的来源分为脚带身和身带脚两种情况。(1)脚带身。由于力流的起点亦即身体发力点在髋关节以下,没有中段(腰腹部)及其以上的身体参与,犯了“下盘独自行”之大忌。 (2)身带脚。由于力流的起点亦即身体发力点在髋关节以上,有中段(腰腹部)及其以上的身体参与,不存在“下盘独自行”的错误。
12、身带脚时,力流的起点亦即身体发力点,在髋关节以上什么地方?横膈膜。不但要想象腿脚长在横膈膜上,而且要追求腿脚长在横膈膜上的效果,横膈膜拖动腿脚的效果。但是,如果脚下不蹬地,就连横膈膜自己也不能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它又如何能够拖动腿脚?米尔科的做法和杰弗里-赫恩的本意都是对的,问题在于他们做对了而说错了。 再次声明:“以头颈拉伸通过肩背引导横膈膜,领先身体舞动出去,因而减小腿脚肌肉紧张产生的力在蹬地力中所占的比例”,是《发动舞步的胡宗翰定理》的基本内容。
13、既然身带脚是由腿脚的骨骼传递力流,肌肉作用不大,是不是可以取消胡宗翰学派的魔鬼训练呢?大错。因为第一,胡宗翰学派的魔鬼训练是全身综合训练,并不是仅限于腿脚。而且魔鬼训练的第一个目的是使身体进入舞蹈状态也就是延伸加张力拉线条。“身带脚是由腿脚的骨骼传递力流”之所以能够实现,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身体处于舞蹈状态也就是延伸加张力拉线条。第二,即使只谈腿脚,舞蹈中用到腿脚肌肉力的地方非常多,需要坚强有力的腿脚肌肉来支持。即使只谈转移重心,也并非仅仅只有在舞步中转移重心,不属于舞步而转移重心的情况也有。所以,不能因为身带脚的舞步对腿脚肌肉力要求不高,就以偏概全地误以为腿脚肌肉用处不大。
14、近年来流行一种错误观念,以为现在的新技术可以降低对腿脚肌肉力度的要求,以至于很多人不肯坚持苦练基本功,这和杰弗里-赫恩的错误理论解释有直接关系。那些错误解释是坑人的,误人子弟。 真正的温柔只属于强者,腿脚肌肉的力度必须强化。腿和脚没有缓冲,上升、下降,任何动作都来得很陡,没有过程。必须牢记:舞蹈是做过程,没有过程光有结果不是舞蹈。要把过程做好做漂亮做优雅,必须有强健的肌肉包括腿脚肌肉。 要创造美丽的舞姿和优雅的动作,必须有坚强的肌肉、灵活的关节、柔韧的韧带。当这一切都练得很好的时候,你不但在舞蹈中是美丽和优雅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美丽和优雅的。 你的那个视频我很耐心地从头到尾看完,那个视频正好是《发动舞步的胡宗翰定理》的例证……
15、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能够提出一个真正击中要害的问题,比解决一百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对推动科学进步更有意义。亚力士摩尔,霍华德,杰弗里赫恩三人各自的一本书,代表了国际水平的最高标准。前两部著作中对于肩引导都没有给出涉及本质的正确定义,而是从表面现象着眼,以至于人们对此一直乱说几十年。终于在二十一世纪开始有人提出:除了腰胯自身的发力是“主力部队”外,还要强调谁在领导它们,引导它们,支配它们,控制它们。其实在芭蕾中本来就是如此,这就把经典舞蹈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层次,具有极深的理论价值和极现实的实践意义。例如……
16、胡宗翰学派舞蹈模型中提出主力部队是腰胯,前线司令部是后背(包括肩),最高统帅部是头颈。头颈发出指令,前线司令部引导,主力部队发力投入作战。这一模型是最完整的,也是最严密的,因为这一模型把整个纵向线条无遗漏地包括完了,而且还把横向线条的根部亦即后背和肩也包括了,因而连横向抱圆也在其内了,但是至今依然有很多人继续陷在错误概念中不能自拔。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我提出了力流概念,并强调:舞步并非仅仅指腿脚的移动,而是人体的移动,是人体线条的舞动。对舞步的考察应该是对整个人体线条之舞动的考察。还强调:信号是由能量携带的,是以力的形式出现的。
17、以下是《摩登舞各学习阶段的知识不统一是因为心脑体三者不可分割》中的文字:许多人对闻一多对舞蹈下的定义“舞蹈是生命力的总动员”,仅仅从体力和筋肉方面去理解,以为我累了,满身大汗了,就是生命力动员了,那样理解还是很片面的。什么是生命力?什么是总动员?单纯心灵的动员,单纯思维的动员,单纯体力的动员,都不算“总动员”。三者不可分割的动员起来,才是总动员。 所以,在舞蹈中,尤其是在共舞双方配合最紧密的摩登舞中,“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你“知”到何种程度,你才可能“行”到什么程度,而且你“行”到什么程度,你也才可能“知”到什么程度。 一位女士常谈她的感想:没有练习到那种程度,你说了我也不理解。硬是要练习到那种份儿上了,我才能明白。
18、一些顶尖高手、权威人士“一方面他们滴水不漏,另一方面他们又根本说不清楚,闹不明白舞蹈的真正原理,所以他们的教学是一回事,他们的舞蹈又是另外一回事。”对这段话,我进一步引申解读如下:他们滴水不漏,是主观上的,以为奇货可居,也可能顾虑学生接受不了。他们根本说不清楚,是客观上的,知识浅薄根基不深所致,也真难为他们。他们的舞蹈效果和教学理论,为什么不一回事?又怎么理解呢?悟性这个重要因素在起作用,这悟性来自天分加磨练,因为艺术的东西半靠理性半靠感知,熟能生巧。正因为缺乏力学原理这把钥匙,又缺乏艺术的感知,绝大部分人只能是瞎子摸象,徘徊在舞蹈经典的圣殿之外。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