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摩登舞蹈 >> 摩登技巧 >> 浏览文章

关于胯动和脚迹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7:16:00 点击:

在国标舞交谊舞圈里,在国标舞教学、教材里,胯动、脚迹、蹬地、重心,既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字眼,又是容易出错的概念。信息传递离不开语言交流,离不开口头或文字表达。所以,围绕胯动、脚迹、蹬地、重心这些概念的含义进行正本清源的解读和探讨,对于规范国标舞教学、教材很有意义。希望这一解读和探讨对同道诸位有所裨益。

一、关于胯动和脚迹

   中腰、横隔膜、下腹、丹田、底盘、臀,均与胯有关;为了宏观叙述的方便,往往将它们笼统简称为胯部。胯动,即胯部动作,胯部发力。

   胯部,身体舞动力的总源头所在,生命力总动员的源头所在。脚力、腿力、地板反弹力、脚底挤压力等等等等,都来自胯,都离不开胯。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在这里反复强调胯,就是因为太多的人在讲这个那个力的时候“忘本”!一旦“忘本”便误人子弟。 最容易让人“忘本”的是脚迹、脚迹路线图。笔者曾经痴迷于脚迹路线图,结果步入“身随脚动”的误区久久不能自拔。

  “跳舞跳舞不是用脚跳吗?脚不到身就不到嘛,身随脚动天经地义!”持这一原始意识根深蒂固不愿放弃者至今依然不少,同我当年一样身随脚动不能自拔。

   对于“脚随身动胯带四肢”,笔者在《国标舞基本功的核心揭秘》(剖析之十)等一系列言论里已做大量、反复的论述,一些心有灵犀的相知不乏生动、诗性的描述:“一种没有腿,脚长在胯上的感觉”。

   脚迹路线图有没有用?有。有什么用?提供身体舞动的路线;提供下肢作为辅助工具、身体舞动的路线;提供脚随胯动、身体舞动的路线。在“脚随身动胯带四肢”前提下,脚迹路线图为我们提供身体舞动的轨迹,提供舞步套路的运动轨迹。相对而言,摩登舞比较容易绘制脚迹路线图;而拉丁舞却不容易,这是因为拉丁的领舞与跟舞者各自运动的轨迹不同。

   这就难办了!因为众所周知,近身连体共舞的摩登能够“跟着感觉走”,而远身联动共舞的拉丁难以“跟着感觉走”。能够“跟着感觉走”者容易绘制脚迹图,难以“跟着感觉走” 者难以绘制脚迹图。不需要者有图,需要者却无图;这是脚迹路线图的困惑。

二、关于胯动和蹬地

   相对于地球运动,必须依靠地球对身体的作用力才能够发动起来。就是说,需要通过脚下蹬地板,向地板借力来发动身体的舞动。

   舞蹈者的两只脚应该叫做主力脚和动作脚;不应该叫什么动力脚! “动力脚”顾名思义是提供动力的脚,实际上提供动力的脚应该是主力脚。所以,把动作脚称为动力脚是概念性错误。

  当我们谈及“脚带身”和“身带脚”的时候,应该首先明确这里所说的脚是哪只脚?是动作脚,而不是主力脚! 若“脚带身”即动作脚带身-错误! 若“身带脚”即身带动作脚-正确!正确的舞动,应该是依靠主力脚脚下蹬地板,即以身体(腰胯)带动动作脚使身体舞动。

   动作脚与身体舞动关系是什么?是动作脚“后发先至”:首先依靠主力脚蹬地板(或叫排、压、挤地板),向着舞动的反方向向地板借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此时,地板就会给予你脚(主力脚)一个向着舞动方向的作用力,这个力通过趾、踝、膝一直传递到髋关节,使底盘(胯部)舞动起来。如果主力脚不蹬地板,那么身体的舞动也就不可能发生。  

  主力脚脚下蹬地板使身体舞动的时候,动作脚落后于身体的舞动,即动作脚“后发”。身体和动作脚都舞动起来后,谁先到达预定位置?动作脚先到达,即动作脚“先至”。

  “脚在舞动结束时接纳身体”就是指动作脚先到达而言,“脚到身到”只是作为结果出现。也就是说,只要以身(胯)带脚,脚后发而先至,身体的惯性会自动导致“脚到身到”。蹬地-主力脚蹬地,动作脚后发先至。这一过程的实质:脚随身(胯)动。 

   对于动作脚“后发先至”这样一个全过程,只看见“先至”的结果,而不抓住“后发”这一根本,而且把动作脚和主力脚不加区别地混为一谈,必然导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三、关于胯动和重心

   重心,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对于舞蹈者,几乎到了“言必称希腊”的地步,言必称重心。舞蹈者口口声声谈重心,时时处处移重心,如果不知道重心在哪里,可悲不可悲?

   关于重心,来自英国皇家教材译著中有这样的论述:“舞蹈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人体不断转换重心问题;转换重心是任何一个舞蹈者无法回避的基本技术…”“第一个要点是,尽量避免双脚同时承担体重,尽可能缩短双脚同时分担重心的时间”(即“不漏痕迹”技巧—笔者)“第二个要点是,熟练运用脚步滚动-人体重心集中点在脚底的移动程序”(即“脚底滚动”技巧—笔者)“第三个要点是,保持腰胯稳定,形成腰为中心的整体重心焦点”(即所谓“空中焦点”)。 

   在诸多教材中这算是最为经典的论述了,可惜这“经典的论述”也没有直接回答出“重心在哪里?” 至于一些“半桶”师爷对于这一问题的阐释和发挥,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他(她)自己都说不清。

   重心在哪里?在胯!胯部在哪重心就在哪。转换重心就是转换胯部,移动胯部就是移动重心。难道不是吗?

   重心在哪里?在胯!笔者14篇《剖析》文、一系列基本功言论里,几乎处处离不开“胯”,却没有一次专门针对“重心”的。笔者从来不把转换重心作为技巧看待,仅仅作为基本功效果的体现,为什么? 

   重心在哪里?在胯!如果说一门学问能够作为一种技巧,吃饭睡觉能算技巧吗?重心转换如同人吃饭睡觉一样,幼儿园大班小孩懂得吃饭睡觉,也就本能地懂得掌握重心维持平衡。

   研究实实在在的胯部学问,比研究什么重心转换价值高得多,至少一千倍。



0% (0)
0% (10)
最新资讯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