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舞过程中,我跟许多朋友一样都面临一个从社交舞到国标舞的跳法转型问题.二者的側重点不一样,社交舞注重娱乐"国标"讲究舞姿.前者是让人们通过舞蹈来感受跳舞的乐趣,舞者只要脚步正确踩准拍子,剩下的就是与舞伴尽情享受了.而国标舞则是通过舞者的身体去表现舞蹈的美感.
要想"国标"跳得好看,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是唯一捷径,除此之外别无它法.舞者要通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基本训练,练出一种"MUSCLE LANGUAGE ",熟到让跳舞象平时走路一样自然,舞姿自会成型.
具体说来,"身体架型","重心移动","理解每种舞的风格"等是基本功训练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身体架型:
"三分站姿,七分舞功",架子练好了,往那一站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1,收颌,头颈朝向固定:头部切忌左顾右盼,做natural/reverse turn时,头颈与整条脊椎同步转动. (即是万一被哪个美女吸住眼球,也只有靠转体动作去look了,哈哈)
2,两臂平端,肩部放松:双臂水平状态的保持要贯穿于整支舞曲的始终.
平时在家练习,可以背墙而立,腰背部贴近墙壁,水平端住双臂,每次5-6分钟,每天坚持1小时.
3,挺胸直腰,蹦紧HIP:身体拉直伸长结合"收颌".
4,收腹,控制呼吸:口提一口气跳完整支舞曲.
5,上轻下重:运用"内功",脚趾抓地,腿部收缩发力,上身放松达到动作稳定到位,收放自如的地步.避免脚下无"跟"发漂的现 象.(好象评价一部车的性能,象BMW等就有"抓地性''这么一条.)
二,重心移动:
在"出步"和上下动作转换时,要用"身体带动脚"去完成重心的移动.脑中先形成一个动的"意念",支配身体产生朝向下一个动作方向的"移动趋势",自动开始"承重腿"的调整,让身体重心的移动发生在脚步迈出之前,此即为"身体带动脚"的动作分解过程.
三,理解每种舞的风格特色:
1,把握动作的表现风格:象伦巴跳"胯",桑巴看"臀";拉丁"直腿",国标"弯膝"等等.
2,理解音乐节拍的特色内涵:跳"牛仔舞"要突出活泼,欢快的感觉,"恰恰"则跳它的花俏,调皮,抒情的动作来展示"伦巴"的风情万种.在这方面001的舞友OSCAR有绝对地话事权,据一位与他跳过舞的女士讲"在OSCAR的leader下,舞步轻松自如到云中漫步一般".
3,多看一些高水平选手的比赛片段,在脑海中建立他们的动作画面存储库,练习时有意识地模仿,时间久了,舞姿就会带出些须他们的影子.
其他方面,定期接受专业老师的型体训练,参加瑜珈练习,常去健身房,注意饪食,着装得体舞服,参加party前休息充分,如此

坚持下来,一个"国标高手"的称呼就离你不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