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摩登舞蹈 >> 摩登技巧 >> 浏览文章
于洋2007-12-09 19:15胡先生:您好!在迅工先生博客的视频中,有一"国标舞形体基本步讲习":女士向右大幅反身拉背的动作,这恰是当前国内流行的"标准"持握搭架方法.更有某权威称其为世界唯一标准持握方式.而我认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望先生点评!
回复:2007-12-10 02:21
根据你的要求,我到迅工那里去看过了你说的那个视频。我认为那个视频是正确的,我也认为那种做法是唯一正确的方式。那种做法是对形体和舞姿的基本要求,当然也是双方搭架子的要求。我对我的学生也是那样要求她们的。
重申胡宗翰学派关于形体和舞姿的几个定理,如下。
胡宗翰第一定理:纵向线条定义为从尾椎到后脑勺这一条线。纵向线条的延伸舒展是整个形体和舞姿的基础。横向线条的延伸舒展是以纵向线条的延伸舒展为前提的,是寄生在纵向线条的延伸舒展上面的。
胡宗翰第二定理:线条的延伸舒展来源于身体加张力。身体加张力的本质是身体的有关部分处于对抗状态:身体的这一部分和与之有力学关系的另一部分向着相反的方向使劲。
胡宗翰第二定理的推论:纵向线条的延伸舒展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纵向线条本身向上拉长(具体的几个控制点详见《胡宗翰的舞蹈视频》中的文字说明),另一方面是背部肌肉(它由几块肌肉组成,可以简称为背肌)向下拉伸。背部是由几块肌肉组成,而且每块肌肉还有内层和外层,它们的力学关系极其复杂,不是简单的说“拉”或者“压”能够表达清楚。
我们看一些先天条件较好而且在舞蹈方面比较内行的女士的后背,可以看见后背肌肉构成的复杂和美妙。所以,对于后背的处理,人们在语言上比较乱。有人说是拉背,有人说是拔背,有人说是压背,都没有说错。我是说压背,这样说容易理解,容易操作。因为纵向线条本身是向上拉长,背部肌肉和它处于对抗状态,说是向下压背不至于产生错误理解。
胡宗翰第三定理:纵向线条延伸舒展的力学中心在下丹田也就是下腹部。在练习时可以想象那个地方的应力密集状态向上发射。
仔细研读我的上述三个定理和推论,可以发现那个视频是符合我这些基础理论的。
后背肌肉向下压的时候,左背压的程度大一些,这就导致胸腰向右也就是顺时针方向有一些拧转,而头颈相对滞后(这是我经常强调的)就导致头颈不是十分的端正,有一点向左偏。这样做不但线条更舒展,而且颈项也会拉长。有些人不懂这一点而故意向左扭头就是错误的。
需要指出这种做法不是反身(可理解为:借助反身原理、不拧转腰胯的反身--迅工理解)。之所以你会觉得这种做法错误,就是因为你把这种做法看成是反身的缘故。
反身是腰胯的拧转,必然导致一个肩膀向前另一个肩膀向后。
这里的做法并不是腰胯拧转,而仅仅是胸腰也就是胸部拧转,实质是打开胸腰和舒展胳膊,因而不会也不应该导致一个肩膀向前另一个肩膀向后。
回复(一翁醉哼):2007-12-09 23:27
顺便谈一点对于洋所说迅工那里那个视频的观感。那个女教师(黑发)身材很匀称而且柔韧,艺术感觉非常好。那个女学生(金发)身材不怎么匀称而且僵硬,艺术感觉很坏。
在教探戈的时候有一个对比非常说明问题。那个女教师后退了一步把重心转移到后脚立即前脚翻掌(即沿脚趾、脚掌、脚跟的,瞬间完成的,向后的,弧线滚动过程—迅工注释),可是那个女学生做同样动作却一直把前脚足掌压在地上,一直都不翻掌。
关于这一点,小陈就知道我几乎是天天都在强调低位后退前脚必须尽快翻掌,否则前脚就不能释放,重心向后脚的转移就不可能到位。探戈的重心高度比华尔兹低位的重心高度高一些,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和对华尔兹低位后退的要求一样。
从这一点对比我强烈的看出那个女教师的艺术感觉非常优秀,那个女学生的艺术感觉非常恶劣。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